手表周歷原理(手表的計時原理)
來源:Watch手表之家 發布時間:2024-02-27 19:30:471. 手表的計時原理
鐘表能自動校準的原理:
1、在鐘表內增加了接收無線電長波信號、數據處理、自動校正功能結構的電波鐘表可以接收天文臺地面發射站以長波發送的標準授時信號。
電波鐘表在接收到這一精確的時碼后,經數據處理器處理,即可自動校正波電鐘表的走時誤差,使鐘表的走時都受統一精確的授時信號控制,從而實現了鐘表高精度的計時時間和顯示時間與的一致。
電波手表通過內置的電波接收器,接收由天文臺地面發射塔發出的授時信號電波,獲取時間和日歷等數據,自動校正手表的時間和日期。
2. 手表的計時原理圖解
作為機械表來說,手表日歷運行分3種:
1,萬年歷機械表,可以自動區分大小月還有二月的28或29天,一般都計年,能區分簡單的閏年,可以保證在100年內(因為一般的萬年歷表只能做到4年一閏,做不到百年一閏,除非最頂級的萬年歷表能做到四百年或更長時間),一直保持日期準確,不需要調節日歷。
2,年歷表,一般都不計年,但可以保證區分大小月,但2月都是按28天算,如果遇到了29天情況,就只能手動把日歷調到29號,其實只需要每4年調一次。
3,普通日歷表,每月永遠都是31天,2月和小月都需要手動調節,調過這幾天直接到1號就行了。
作為電子表或石英表:
1,電子表最容易實現,因為只是個程序的問題。
2,石英指針日歷表,可以在表內部加裝個電子計時芯片,以信號的形式控制表的日歷運行。比如歐米茄現在又些石英表就是這樣的。
還有些復雜的日本表,比如西鐵城表,盡管沒有計年功能,但是在第一次設置的時候,還是要先設定年份校準閏年的,只不過是通過日歷窗口來顯示和設置年份,操作比較復雜,要看說明書。
3. 手表的計時原理圖
擺輪游絲系統是機械手表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計時的基準。機械手表屬于振動計時儀器,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個周期恒定的、持續振動的振動系統,振動系統的振動周期乘以被測過程內的振動次數,就得到該過程經歷的時間,時間=振動周期×振動次數,而振動系統在機械手表里就是我們常見到的擺輪游絲系統。
4. 鐘表定時原理
是利用鐘表機構的原理制成的,它以發條作為動力源,目前生產的廠家較多。除發條外,還有齒輪傳動機構和時間控制組件等三部分構成了定時器。
(1)發條
由彈性的鋼帶卷制而成,使用時靠人力通過旋鈕卷緊發條,存儲勢能。發條自動松弛時釋放儲存的能量,向齒輪傳動機構和時間控制組件傳送動力。
(2)齒輪傳動機構
按照上發條時齒輪離合方式的不同,機械式定時器又可分為彈簧管式、棘爪式和小彈簧式三種傳動機構。
(3)時間控制組件
各種機械定時器的時間控制組件的結構基本相同,都是采用一組或兩組凸輪來分配時間,當控制凸輪轉動時,不斷改變其凸凹位置,使相關接觸簧片的觸點按設計要求接通或斷開,以控制電動機(或其他電器)的運行和停止。
5. 手表的計時原理有哪些
在有鐘表之前,人類就想方設法,用各種辦法來計時。
6000多年前,古巴比倫人開始使用日晷。3000年前,中國也開始使用這一工具。日晷又稱“日規”,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時刻,原理非常簡單,也很好制作。但是一遇到陰天,日晷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東漢張衡制造漏水轉渾天儀,用漏壺滴水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一天剛好轉一周。北宋元祜三年(1088)蘇頌和韓公廉等創制水運儀象臺,已運用了擒縱機構。
1283年在英格蘭的修道院出現史上首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鐘。
13世紀意大利北部的僧侶開始建立鐘塔(或稱鐘樓),其目的是提醒人禱告的時間。
16世紀中在德國開始有桌上的鐘。那些鐘只有一支針,鐘面分成四部分,使時間準確至最近的15分鐘。
17世紀,逐漸出現了鐘擺和發條。它運轉的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喬萬尼·德·丹第被譽為歐洲的鐘表之父。他用了16年的時間制造出一臺功能齊全的鐘,被稱為宇宙渾天儀,它能夠表示出天空中一些行星的運行軌跡,還可以對宗教節日和每天的時間有所反映,它于1364年開始被使用。丹第制造的鐘并不是歐洲的第一臺鐘。據說,歐洲第一臺能報時的鐘是1335年于米蘭制成的。
1657年,惠更斯發現擺的頻率可以計算時間,造出了第一個擺鐘。1670年英國人威廉·克萊門特(William Clement)發明錨形擒縱器。
1695年,英國湯姆平發明了工字輪擒縱機構。后來,同國的格雷厄姆發明了靜止式擒縱機構。
1765年,自由錨式擒縱機構誕生。
1797年,美國人伊萊·特里(Eli Terry)獲得一個鐘的專利權。他被視為美國鐘表業的始祖。
1840年,英國的鐘表匠貝恩發明了電鐘。
1946年,美國的物理學家利比博士弄清楚了原子鐘的原理。于兩年后,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鐘,原子鐘至今也是最先進的鐘。它的運轉是借助銫、氨原子的天然振動而完成的,它可以在300年內都能準確運轉,誤差十分小。
18到19世紀,鐘表制造業逐步實行了工業化生產。
20世紀,開始進入石英化時期。
21世紀,根據原子鐘原理而研制的能自動對時的電波鐘表技術逐漸成熟。
6. 電子表的計時原理
針和數顯一樣的原理。
指針電波和普通的石英表內部是不一樣的。普通石英表
內部很簡單就是一個秒脈沖發生器,一秒一個信號推動步進電機。
現在的指針電波內部也有一個計時器,會記錄當前是幾點幾分幾秒,校正的是內部的時間。如果慢了或者快了就會發信號給步進電機讓手表往前或往后走。復雜功能的石英表都有基準位置校正這個功能,校正的目的就是讓機械指針顯示的時間和內部計時器時間一致。以后調節的時候內部的時間動,然后再通過步進電機控制外面。
7. 鐘表的計時原理
機械掛鐘都是靠發條驅動,齒輪相互咬合來行走計時的。
8. 手表的計時原理,簡單的
原理:將標準秒信號送入“秒計數器”,“秒計數器”采用60進制計數器,每累計60秒發出一個“分脈沖”信號,該信號將作為“分計數器”的時鐘脈沖。
電子鐘是一個將“ 時”,“分”,“秒”顯示于人的視覺器官的計時裝置。它的計時周期為24小時,顯示滿刻度為23時59分59秒,具有校時功能和報時功能。因此,一個基本的數字鐘電路主要由譯碼顯示器、“時”,“分”,“秒”計數器、校時電路、報時電路和振蕩器組成。
主電路系統由秒信號發生器、“時、分、秒”計數器、譯碼器及顯示器、校時電路、整點報時電路組成。秒信號產生器是整個系統的時基信號,它直接決定計時系統的精度,一般用石英晶體振蕩器加分頻器來實現。
將標準秒信號送入“秒計數器”,“秒計數器”采用60進制計數器,每累計60秒發出一個“分脈沖”信號,該信號將作為“分計數器”的時鐘脈沖。
9. 機械表計時原理
通過觀察古代太陽、月亮、星星和季節的變化,時間概念逐漸形成。對時間概念的理解和探索,伴隨著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同樣長度的時間也是客觀量,但時間是無形的。隨著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計時方法也在不斷改進。
光影計時
就時間的許多性質而言,人類首先掌握的是計算時間的方法。由于時間是一個連續有序的運動過程,我們可以用測量物體運動的過程來表示測量時間的標準。這樣一個標準的運動過程需要盡可能統一和連續。例如,測量時間的標準運動可以用來測量水滴、緩慢燃燒的香、原子振蕩等。
測量物體陰影在一天內的變化是人們最早掌握的計時方法。太陽作為地球自轉的反射,日復一日地在東西方升起和落下,產生地球上物體的陰影運動。在人類早期,時間的概念是通過觀察這一自然現象而產生的,并逐漸學會了計算時間。用物體眼影的變化和運動過程作為測量時間的標準運動。簡而言之,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陰影的長度或運動來計算時間。這就是光影計時的原理。這個原理比較簡單,量具也不復雜,所以是人類首先掌握的。
根據這一原理設計出的計時工具一般通稱為太陽鐘,具體包括圭表和日晷等計時工具。 圭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直立于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桿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通過“表”在“圭”上投影的長短來確定時間。
在成書于周代的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于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我國現存最早的圭表實物是1965年在江蘇儀征一座東漢中葉墓葬中出土的一件袖珍銅制圭表,它由19.2厘米的表和34.39厘米長的圭構成,圭表之間有樞軸相連,可將表平放于匣內,圭表合裝一體,啟合自如,攜帶方便。
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畫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于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鐘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間。
我國歷史典籍中關于日晷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漢書》當中。從出土文物來看,我國現存最早的日晷是1897年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出土的“玉盤日晷”。此晷呈正方形,邊長27.4厘米,厚度3.5厘米,晷面上刻有輻射條紋和1至69的數字,按順時針方向排列,數字以小隸書寫。
圭表與日晷的主要區別在于:圭表根據日影的長短判別方向測定季節、全年日數和冬至、夏至的日子,推算歷法等;日晷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來指定當日的時辰或刻數,是我國古代較為普遍使用的計時儀器。
漏刻計時
圭表、目晷等太陽鐘操作簡易,原理也不復雜,但是其最大弱點就是在陰雨天氣或者沒有太陽的黑夜是無法使用的,于是人們開始尋找其他的計時方法。計時水鐘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據梁代《漏刻經》記載:“漏刻之作,蓋肇于軒轅之日,宣乎夏商之代。”這說明,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的父系氏族公社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用漏刻這種滴水的器具來計時了。
漏刻的發明是古人受到容器漏水現象啟發的結果。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我國先民已能制作陶器。陶器在使用時難免會有破損裂縫,某些盛水的陶器可能因破損而漏水,而水的流失與時間的流逝有著一定的對應關系。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這種現象多次地出現,使古人逐漸認識到二者之間的對應關系。久而久之,古人就產生用這種方法計量時間的概念。
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在機械鐘表傳入中國之前,漏刻也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簡單的說,漏刻計時的原理是通過水慢慢地從小孔漏出,利用容器內水面的升降來計算時間。
最早的漏刻是簡單的單只泄水型漏壺。它就是一只壺,在靠近底部的一側有一個出水孔。將刻箭置于壺中,隨著水面的下降,刻箭緩緩下沉從而顯示時間的變化。因此這種漏刻也稱為“沉箭漏”,最初是陶制的,以后逐漸用銅制作。目前我國尚未發現秦朝以前的漏刻實物,但從文獻來看,先秦時期漏刻已廣泛使用。先秦漏刻大都與軍事活動有關,軍事調度需要有統一的時間,這無疑會促進漏刻的發展。用于軍事上的漏刻必須便于攜帶,故其尺寸不會很大。最常用的漏刻就是“一刻之漏”,即每漏完一壺水的時間為一刻(古刻,一晝夜為100刻,一古刻合今14.4分鐘。現代的一刻等于15分鐘,一晝夜為96刻)。如果要計量較長的時間,可以再灌滿漏壺,重復下去。
沉箭漏受環境溫濕度、大氣壓力的因素影響較大,是漏刻發展的初級階段。之后,漏刻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浮箭漏”出現了。浮箭漏是由兩只漏壺組成,~只是播水壺(亦稱供水壺或泄水壺),另一只是受水壺。受水壺內裝有指示時刻的箭尺,故通常稱為“箭壺”。箭壺承接由播水壺流下的水,隨著壺內水位的上升,安在箭舟上的箭尺隨之上浮,所以稱作浮箭漏。由于箭尺不直接放在播水壺中,故可以采取措施來保持播水壺內水位的穩定,從而保證流量的穩定,提高計時精度。此后沿著穩定水位、提高精度這一思路,又逐漸發展出了使用數只補給水壺的“多級漏壺”。所謂多級漏壺就是用兩個以上漏壺,自上而下放置,使最上面一個壺中的水流入第二壺,再由第二壺流入第三壺,以此類推,逐一補給直至最后一壺(泄水壺)流入箭壺。箭壺中的水連同浮舟慢慢升起。由于得到上面幾級漏壺的補給,最后一級壺中的水位可大體保持穩定不變,從而大大提高了計時精度。從這以后,經過歷代的研究、改良,浮箭漏成為我國古代漏刻的主流。
機械鐘
機械鐘表的發明和應用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伴隨著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自然認識的提高。簡而言之,機械鐘是以彈簧(彈簧)變形恢復所釋放的能量或下落重物的重力為能量,以機械振動系統為時間基準來測量時間和周期的機械機構。
在現代歐洲,隨著古典物理學的發展,人們發現物體的機械振動有一個固定的周期。時間是通過測量和計算物體的機械振動固有周期來測量的,這就是機械時鐘計時的原理。伽利略發現鐘擺的等時性后,建議研制利用單擺作為核心守時裝置的計時器,這一提議在惠更斯手中得到實現。就這樣,惠更斯鐘擺誕生于1656年,由重錘驅動,以單擺為基礎。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鐘擺鐘。
此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制造水平的提高,機械中的動力裝置、傳動系統和計時機構不斷優化和創新。1918年,瑞士一位名叫Zana sanu的鐘表制造商經過精心設計,制作了一款小型機械表,并在表的兩側設計了針孔,以適合皮革或金屬表帶,從而將手表固定在手腕上——手表誕生了。手表是人類發明的最小、最強、最精確的機器之一。
機械鐘最早于公元1601年傳入中國,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將自鐘(機械鐘)奉為明朝萬歷皇帝的貢品,揭開了中國人使用機械鐘的序幕。清康熙年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鐘表進口國。來自西方的琺瑯鐘、玩具鐘和各種打簧表涌入中國。康熙皇帝本人對西方鐘表也有濃厚的興趣。為此,他特地下令在英國內政部制造局設立鐘表制造辦公室。中國第一次設立了鐘表制造辦公室,開始生產自己的機械鐘。19世紀末,中國鐘表制造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1875年,上海美利華作坊生產的南京鐘,是一種鍍金面、刻有花紋的絲網鐘。它以造型簡潔典雅、民族風格鮮明、計時明快、行程時間準確而聞名于海內外。1903年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特別獎。
1955年初,在中國著名的港口城市天津,原天津華北鐘表廠組建了一支隊伍,試圖自己制作手表。1955年3月24日下午5時45分,經過三個多月的研發,兩塊15顆鉆石手表成功制造組裝。在140多塊手表中,除了發條、彈簧、等配件外,大部分手表都是由工廠師傅用智能的手加工而成。從那一刻起,中國人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歷史就結束了,中國造表的滴答聲也從未停止過。
計時工具的演變是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直到今天,人們還可以測量原子的周期來計時。但是任何先進的計時工具都只是記錄時間的流逝,所以年輕的朋友沒有時間等待,讓我們珍惜時間,珍惜我們度過的每一天。
10. 石英手表的計時原理
石英鐘是1928年發明的。
1928年,貝爾電話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沃倫·馬里森利用石英晶體在電路中能夠產生頻率穩定震動的特性,制造出了第一座石英鐘。
石英鐘一種計時的器具。它的主要部件是一個很穩定的石英振蕩器。將石英振蕩器所產生的振蕩頻率取出來。使它帶動時鐘指示時間這就是石英鐘。目前,最好的石英鐘,每天的計時能準到十萬分之一秒,也就是經過差不多270年才差1秒。但在科學發達的今天,這種石英鐘已被比它還要精確得多的其他類型的時鐘(比如電波表)所替代。
石英晶體的傳感器的核心是傳感元件——壓電石英晶片。其工作原理是壓電效應,即石英晶體在某些方向受到機械應力后,便會產生電偶極子,相反,若在石英某方向施以電壓,則其特定方向上會產生形變,這一現象稱為逆壓電效應。若在石英晶體上施加交變電場,則晶體晶格將產生機械振動,當外加電場的頻率和晶體的固有振蕩頻率一致時,則出現晶體的諧振。由于石英晶體在壓力下產出的電場強度很小,這樣僅需很弱的外加電場即可產生形變,這一特性使壓電石英晶體很容易在外加交變電場激勵下產生諧振。其振蕩能量損耗小,振蕩頻率極穩定。這些再加上石英優良的機械、電氣和化學穩定性,使它自40年代以來就成為石英鐘、電子表、電話、電視、計算機等與數字電路有關的頻率基準元件。
11. 手表的計時原理是什么
目前的手表,分為2種,一種是機械表,一種是石英表,這兩種表運動的原理各自不同。
石英表的原理很簡單,是由一塊電池帶動一個電動馬達走時的,但是這個電動馬達不是一直走的,而是每秒鐘走一次:在電動馬達的線路中,有一個信號發射器,這個發射器會向石英表內的水晶片上加電信號,水晶便會以一定頻率開始振動;這個頻率經過電子元件放大以后,啟動馬達的觸發器,馬達開始運作,當振動頻率消失后,觸發器斷電,馬達停止運動,周而復始,這就是石英表工作的原理。
機械表的原理也不復雜,機械表內有一個卷曲的法條,當你上勁的時候,法條被擰緊,法條趨向松開的彈性勢能就是手表的驅動力。法條松開的過程就是手表走動的過程,但是為了計時,不能讓發條持續的松開,而是需要一個裝置,這個裝置就是擒縱機構,我不解釋具體的結構,因為用語言很難表達,但是我可以說清楚這個機構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就如其名字,一擒一縱而已,這個機構能夠每隔一定的時間松開一次(就是縱),讓發條走一下,然后再卡死,讓發條無法走時(就是擒),例如讓法條走一下,花了0.1秒,再卡死發條0.4秒,那么,一個周期就是0.5秒,秒針走半格,周而復始,這就是機械表的原理。另外說一句,機械表每小時完成擒縱周期的次數,就是機械表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