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調查顯示業界看好智能手表
來源:Watch手表之家 發布時間:2023-10-04 14:25:13 導讀 由香港貿發局、香港表廠商會有限公司及香港鐘表業總會有限公司合辦的第36屆香港貿發局香港鐘表展以及「國際名表薈萃」于今日圓滿結束。一連五日(9月5至9日)的展覽吸引近21,000名來自92國家及地區的買家到場採購,較去年升約4%。中國內地以及亞洲市場如印尼、韓國、新加坡及越南等買家數目均錄得理想升幅;其他地區的買家數目亦有不俗增長,包括加拿大、法國、伊朗、俄羅斯及英國等。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香港出口多元化手表產品,包括指針表、電子表、首飾表、運動表以及零部件等。近年亦愈來愈多香港鐘表企業開拓原創設
由香港貿發局、香港表廠商會有限公司及香港鐘表業總會有限公司合辦的第36屆香港貿發局香港鐘表展以及「國際名表薈萃」于今日圓滿結束。一連五日(9月5至9日)的展覽吸引近21,000名來自92國家及地區的買家到場採購,較去年升約4%。中國內地以及亞洲市場如印尼、韓國、新加坡及越南等買家數目均錄得理想升幅;其他地區的買家數目亦有不俗增長,包括加拿大、法國、伊朗、俄羅斯及英國等。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香港出口多元化手表產品,包括指針表、電子表、首飾表、運動表以及零部件等。近年亦愈來愈多香港鐘表企業開拓原創設計生產(ODM)以及原創品牌(OBM)業務。而在手表智能化的大趨勢下,亦令智能手表愈來愈受歡迎。為協助業界開拓新商機,大會于展覽設立『智能手表(原件製造)』及『智能手表』兩大專區,展示品牌智能手表、成品及原件,以至技術方案等。」
香港貿發局委託獨立調查機構,在展覽期間訪問了834名買家及展商,了解他們對市場前景以及產品趨勢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逾半(53%)的受訪者預期2018年的整體銷售額會持平,預期有增長的佔41%,預期銷售額會下跌的則只有6%。產品售價方面,近六成(59%)的受訪者預期售價會平穩。另外,最多受訪者認為在2018年鐘表業主要增長的傳統市場為西歐及北美;新興市場則看好中國內地以及東盟國家。
產品趨勢方面,受訪者認為來年最受歡迎的手表將會是智能手表(33%)、電子式手表(23%)及自動式手表(17%);而最具增長潛力的手表依次為休閒式手表(46%)、智能手表 (41%)及時尚手表(32%)。至于產品開發策略方面,可配合智能裝置使用(47%)、配合當季時裝潮流設計(33%)、有可更換配件以配襯服裝(29%)的手表會于2018年大行其道。
兩大智能手表展區助業界開拓新領域
來自新加坡的大型科技公司 KaHa Pte在「智能手表(原件製造)」展區中展示了一系列智能手表科技,如云端服務和數據分析等,滿足手表品牌推出智能手表的需要。其首席營運官兼聯合創辦人鄭作順透露,于展覽期間已物色到三至四名來自中東和南非的潛在買家。智能手表的設計概念亦十分重要。「智能手表」展區的香港展商Exclamation Ltd 推出的時尚智能手表邱比特の回憶系列,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即時分享圖像短片,迎合年輕人的口味。行政總裁余雪蘭稱品牌得到臺灣及韓國買家的青睞。
同時,不少買家在展覽發掘智能發展新動向。捷克買家24Time.CZ 共同創辦人 David Hriech 在展覽中發現多款混合智能科技及傳統行針手表,現正考慮會引入這款手表到當地市場。保加利亞鐘表經銷商 Ru Ltd創辦人Yuri Stefanov坦言智能手表在該國市場乃屬新產品,有龐大發展商機,他透露:「我們計劃于明年推出自己的手表品牌,參觀展覽目的是尋找 OEM 廠商,現正與十家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潛在供應商洽談。」
展覽期間,大會舉行30多項特別活動,包括研討會、產品發佈會、交流酒會和名表匯演等,讓業界交流和分享市場資訊。「國際名表薈萃」交流酒會及招待晚宴,于展覽首日(9月5日)晚上舉行,邀請到藝人岑杏賢(左下)及張名雅(中下)參與,演繹展商的瑰麗鐘表,并由陳貝兒(右下)擔任司儀。香港鐘表展是一站式採購平臺,為鐘表品牌、分銷商、零售商等提供優質和多元化的選擇。
韓國百貨公司 Shinsegae 國際奢侈品買家 Ethan Kim表示 「國際名表薈萃」 有助他了解最新的手表潮流。韓國市場對于歐洲奢侈品牌的需求穩定,Kim表示已在展覽中找到三至四個尚未進入韓國市場的意大利及瑞士品牌,并會跟他們進一步磋商。「國際名表薈萃」的法國展商Pierre Lannier Sarl的出口部總裁Martial Butscher透露已與來自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的買家在現場簽訂分銷協議;另與多名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分銷商及零售商洽談中,包括澳洲、印度、以色列、日本、中國內地、伊朗及南美等。
多個腕表發佈會邀得一眾名人及藝人出席,包括吳千語、陳曉東、譚凱琪、張達倫及詹瑞文等。第二次到鐘表展採購的瑞典買家House of Watches,今年主要搜羅零件及配件。該公司經營者Naresh Lakhwani透露,已在展覽落實美金五萬元的訂單,購買表帶及展示盒等產品。
來自杜拜的分銷商Concept Brands Group首次來港物色OEM生產商。其助理買家Sanjay Motwani表示已鎖定十家來自中國內地的供應商,并計劃向每家展商購買15,000至20,000件產品。美國Talley & Twine 的主席 Randy Williams 首次到鐘表展採購零部件,已對六至十家來自香港及中國內地展商的產品感興趣,并會向他們落實購買500件產品的試用訂單。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香港出口多元化手表產品,包括指針表、電子表、首飾表、運動表以及零部件等。近年亦愈來愈多香港鐘表企業開拓原創設計生產(ODM)以及原創品牌(OBM)業務。而在手表智能化的大趨勢下,亦令智能手表愈來愈受歡迎。為協助業界開拓新商機,大會于展覽設立『智能手表(原件製造)』及『智能手表』兩大專區,展示品牌智能手表、成品及原件,以至技術方案等。」
香港貿發局委託獨立調查機構,在展覽期間訪問了834名買家及展商,了解他們對市場前景以及產品趨勢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逾半(53%)的受訪者預期2018年的整體銷售額會持平,預期有增長的佔41%,預期銷售額會下跌的則只有6%。產品售價方面,近六成(59%)的受訪者預期售價會平穩。另外,最多受訪者認為在2018年鐘表業主要增長的傳統市場為西歐及北美;新興市場則看好中國內地以及東盟國家。
產品趨勢方面,受訪者認為來年最受歡迎的手表將會是智能手表(33%)、電子式手表(23%)及自動式手表(17%);而最具增長潛力的手表依次為休閒式手表(46%)、智能手表 (41%)及時尚手表(32%)。至于產品開發策略方面,可配合智能裝置使用(47%)、配合當季時裝潮流設計(33%)、有可更換配件以配襯服裝(29%)的手表會于2018年大行其道。
兩大智能手表展區助業界開拓新領域
來自新加坡的大型科技公司 KaHa Pte在「智能手表(原件製造)」展區中展示了一系列智能手表科技,如云端服務和數據分析等,滿足手表品牌推出智能手表的需要。其首席營運官兼聯合創辦人鄭作順透露,于展覽期間已物色到三至四名來自中東和南非的潛在買家。智能手表的設計概念亦十分重要。「智能手表」展區的香港展商Exclamation Ltd 推出的時尚智能手表邱比特の回憶系列,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即時分享圖像短片,迎合年輕人的口味。行政總裁余雪蘭稱品牌得到臺灣及韓國買家的青睞。
同時,不少買家在展覽發掘智能發展新動向。捷克買家24Time.CZ 共同創辦人 David Hriech 在展覽中發現多款混合智能科技及傳統行針手表,現正考慮會引入這款手表到當地市場。保加利亞鐘表經銷商 Ru Ltd創辦人Yuri Stefanov坦言智能手表在該國市場乃屬新產品,有龐大發展商機,他透露:「我們計劃于明年推出自己的手表品牌,參觀展覽目的是尋找 OEM 廠商,現正與十家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潛在供應商洽談。」
展覽期間,大會舉行30多項特別活動,包括研討會、產品發佈會、交流酒會和名表匯演等,讓業界交流和分享市場資訊。「國際名表薈萃」交流酒會及招待晚宴,于展覽首日(9月5日)晚上舉行,邀請到藝人岑杏賢(左下)及張名雅(中下)參與,演繹展商的瑰麗鐘表,并由陳貝兒(右下)擔任司儀。香港鐘表展是一站式採購平臺,為鐘表品牌、分銷商、零售商等提供優質和多元化的選擇。
韓國百貨公司 Shinsegae 國際奢侈品買家 Ethan Kim表示 「國際名表薈萃」 有助他了解最新的手表潮流。韓國市場對于歐洲奢侈品牌的需求穩定,Kim表示已在展覽中找到三至四個尚未進入韓國市場的意大利及瑞士品牌,并會跟他們進一步磋商。「國際名表薈萃」的法國展商Pierre Lannier Sarl的出口部總裁Martial Butscher透露已與來自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的買家在現場簽訂分銷協議;另與多名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分銷商及零售商洽談中,包括澳洲、印度、以色列、日本、中國內地、伊朗及南美等。
多個腕表發佈會邀得一眾名人及藝人出席,包括吳千語、陳曉東、譚凱琪、張達倫及詹瑞文等。第二次到鐘表展採購的瑞典買家House of Watches,今年主要搜羅零件及配件。該公司經營者Naresh Lakhwani透露,已在展覽落實美金五萬元的訂單,購買表帶及展示盒等產品。
來自杜拜的分銷商Concept Brands Group首次來港物色OEM生產商。其助理買家Sanjay Motwani表示已鎖定十家來自中國內地的供應商,并計劃向每家展商購買15,000至20,000件產品。美國Talley & Twine 的主席 Randy Williams 首次到鐘表展採購零部件,已對六至十家來自香港及中國內地展商的產品感興趣,并會向他們落實購買500件產品的試用訂單。
原標題: